看过《流浪地球》本来是很担心的,但是现在看了以后非常满意。本人偏重于美式风格的作品,而这次的动画另我很惊讶的能看到美剧的风格,看惯美剧的大龄朋友应该能从中看出各种熟悉的味道,而习惯本土作品的青少年应该会很难接受。
【资料图】
本人看过原作的解读,没有自己看完原作,老姐家有原作书籍,其感觉就是文笔不好,看不下去。老姐说她也看不下去,“脑洞太大了”。现在动画出了,彻底弥补了问题。
就主要谈一谈动画的观感吧。
动画中可以说用尽了各种影视作品经典的拍摄手法,尤其是欧美大厂、大片中用的一些手法,用到动画中有一种看科幻大片的感觉,然而成本和动画形式的限制,震撼感还是稀缺了些。但是那些想法还是让人看到了,感觉这次的制作非常的用心,也有很多影视知识雄厚的大咖参与指导了。如撞车那一段,慢动作和快放的交互时长都把握的非常好。逻辑被送进会场时,镜头描绘的逻辑惊讶的眼神,然后从眼神慢慢转动镜头放大,照出整个宏大的会场。这一幕我记忆最深的是蜘蛛侠最初版,主角变身以后在楼顶上镜头照着那个惊讶的眼神,然后转动放大,照出整个灯火通明的城市,好像整个城市都已经掌控在角色的手中一样,非常棒的手法。而军阀老哥打翻咖啡的那一幕定格,然后旋转360度那一段,最早的这种拍摄技术来源于黑客帝国,对这个技术当时央视还有记录片,而如今3D建模电脑随便就搞出来了。
说这些的意思,动画更像是欧美的科幻电影,从内容到手法上都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选择,原作就是一部走上国际的著作,获得了很多大奖,也有不少国外的粉丝,有能引起国内外读者共鸣的精神内核,也有更大器的角色团体和叙事环境。如果单单做一个浓重的本土文化的作品我觉得不能很好的体现作品的优势。《流浪地球》就是国人自己看的标准本土风格的作品,这里不评论了。本人更喜欢这部动画的风格,有一种看国外名著影视化的感觉,感觉制作组也是以此为目标在制作。大胆的尝试与突破的同时必然也要面对国内本土情怀浓重的观众的攻击。看了一圈评论,格局真是太小了,何时才能视野放宽一点呢。
原作的故事环境是以全球为背景,甚至还要牵扯太空环境,总的来说制作组做的还算很到位的。里面不仅有不同文化国家的人物,还要涉及很多风土人情,如果把握的不好是会很尴尬的。一些地点,服饰,习惯,以及后面逻辑和庄颜看名画的那段,做的很精致,很严谨,3D动画每个场景都不是实地拍摄,而来自制作人员的创作,如果不严谨会闹笑话,对国外观众也很失礼。这些方面要参考资料和实物取材制作起来其实很难,就像画日韩的画师去画欧美风,对制作组是一种考验。从这部番能感受很到很正宗的科幻美剧味,也许以后有可能的话做《权游》那种的欧洲奇幻也不是不可能。《灵笼》就有一种不错的废土朋克和国风很好融合的感觉。艺画开天和舟游的鹰角,本人近几年很看好这两家为国内文化输出以及国际文化接轨的崭新愿景。
就动画内容而言,《魔戒》开创了小人物为主角决定群体命运的伟大冒险的故事先河。《三体》一部科幻作品,其经典之处不是别的,最核心的却是这样的精神内核。“世界的命运总是掌握在最卑微的人们的手中。”不管奇幻还是科幻,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外壳,其作品的精神内核都是一样的。
要体现主角的“小”,动画没有少费劲的把角色塑造的“衰”,程度越深,制作组的功力越强。遗憾的是大多观众反而嫌弃制作组把原作中的角色“玷污”了。费心良苦却无法被理解,我也是无话可说。我最喜欢看的是欧美奇幻题材的作品,比如《冰与火之歌》这种,欧美作品从观念、审美到人文思想和国内作品都有很大区别,其人物更加两面性。我觉得这种塑造更加符合现实的人性本质,也是因此更加喜欢国外作品。
我觉得动画对于角色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人本如此,至少逻辑老弟就如同老夫年轻时的那番回想起来就忍俊不禁的形象。觉得自己比人家高大尚的人都是大佬,咱没法比。但我心中的主角就是如此,草根领主就是如此,英雄的形象就是如此,人类就是靠着这幅模样延续千万年的,甚至我觉得制作组为了让更多人接受已经给足面子了,美化了不少。除此之外的角色我感觉都塑造的很到位。
作品中各种心怀鬼胎,各种行为、心境大相径庭的人正是人类群体的真实写照,动画表现的很好。看了大刘开播时的感言,其感叹人类的渺小,宇宙的广大,思维灵感的无上意义,最后说希望观众也能体会自己的心境。但恐怕这个心境也随着各种扭曲的心思变的大相径庭。我觉得大刘想要通过作品诉说渺小人类内含堪比宇宙的宏大精神层面。要想体现出这层意境,不将人物塑造的渺小甚至衰破不堪是无法实现的,不体现其丑陋狼狈不堪的一面,无法与其精神的宏大形成对比和反差。
在原作的内容里,大刘想表现一种人类非圣贤,只是单纯小得不能再小的生物而已,由黑暗森林法则来表现宇宙的无情,人类在其中挣扎的无力。人吃人那段我记忆犹新,人类上了宇宙就不再是人类,没有了文明和秩序的约束,只是遵循本能的渺小生物。作者想要表现出脱离人类文明和道德思维之后,在这种无情的残酷冰冷宇宙之下的原始和疯狂,其想要表现人类的本态,是更加丑陋自私和愚钝憨厚并存的矛盾体。在作者的世界里,生物不是靠光鲜亮洁延续下去的,而是靠死缠烂打,最不要面子死求生的生物才光荣的在这个残酷的宇宙环境里延续了下去。
原作有着很多科幻作品都共通的内容表达,外星人总是占有各种优势,而最终弱小的人类总是能靠被人忽视的东西战胜的它们,从而表现那被忽视的东西才是人类最可贵的至宝。《超时空要塞》系列不用介绍,很多科幻作品,《星际穿越》《遗落战境》《黑客帝国》等,除去科幻这种载体,其实都是以人类的爱和关怀为内核的,《流浪地球》如果不写人文,光给你看科幻爽片,那也没什么看点了。回到《三体》动画,如果不这样描写人物,不这样塑造故事,作者要表达的东西怎么能顺利的表现出来,很多人嫌制作组做的不好,也许都是大佬吧,毕竟大佬的境界不是我等凡人能企及的,我区区一个凡人,对于动画的塑造力度非常的满意,后续更加黑深残和掉SAN的内容我相信制作组都能把控的很好。
说动画偏离原作了。虽然我没有考证制作过程,但我相信动画是要征求原作者同意的,是要和原作者沟通协商的,更相信开播前观众还没看就先由大刘看了原稿,只有原作同意点头了才算修正合格了。能够发布出来的成品,自然是原作者认为至少精神内核没有丢失,甚至书中的东西有不合适和没有机会修改的东西都在动画中修正了,认为和原作不同而毁原著的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动画填补了书中的遗憾也说不定。一有不同就是动画在玷污原作?说不定有些改动就是大刘指导要求的也说不定。我觉得人类的这种荒诞就在动画作品中表现的非常好,简直无可挑剔。
最后说点题外话吧。过去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话跟不上现在的时代了,放现在没人爱听。但这个意思放现在的时代真的是非常需要的,有些东西自己动手做一做才能体会到创作者的感受。如今计算机人人都学,很多技术,了解一下可以说是早晚的事,喜欢ACG的人,什么3D建模、板绘、网文写作、游戏开发等等,了解一下涨点姿势没什么坏处。最重要的是尝试体验体验可能能够改善一下众刁蛮大佬们的性情。
不写点东西怎么能体会创作的艰辛,画点东西可能会放宽对游戏画面的挑剔,学学建模可能能增加对于小作坊动画的宽容,试试游戏开发可能能让很多曾经看不上的渣作重新有兴趣体验一下。看完一部番像这样写点东西,也许两手放到键盘上的时候脑袋一片空白,那时候能体会到也许自己看别人辛苦创作的东西根本没有足够用心,根本没有诚心对待。
现在看现实世界,也许和科幻中塑造的种种灾难和末日相差不了多少了,又是天灾又是瘟疫的。如果哪一天人类灭绝了,我相信人性的恶意绝对是起主导作用的。过一天少一天,总觉得太多美好到令人叹止的东西没有更多时光去消受,但总有很多人视而不见,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上一篇 : 原神:3.5版卡池新消息、角色材料、两把新武器、纠缠之缘奖励_每日热门
下一篇 : 最后一页